狂犬病疫情新增高雄甲仙  關渡曾有黃鼠狼出沒
 記者簡怡欣/台北報導

狂犬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表示,疫情新增3例染病鼬獾,疫情發生新增高雄市甲仙區;台北市動物園專家指出,6種感染狂犬病的高危險食肉目動物中,近幾年在台北關渡地區也有黃鼠狼出現的紀錄,提醒民眾不接觸、獵捕與飼養野生動物。

感染狂犬病的主要6類高危險食肉目動物,有鼬獾、白鼻心、黃鼠狼、麝香貓、棕簑貓、石虎,台北市立動物園專家解釋,鼬獾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常棲息於闊葉林、灌叢或開墾地,習性為夜行動物,白天會在樹洞或岩洞中休息性,食物來源為獵捕其他動物為食的雜食性動物。

而白鼻心對人為干擾環境的適應力佳,棲地分布於2700公尺以下的森林,以低海拔闊葉林的數量最多,習性為夜行性動物,擅於爬樹,約傍晚開始外出覓食、活動;黃鼠狼分布在低至高海拔,近幾年在台北關渡地區也有出現的紀錄,以中高海拔1500公尺至3500公尺之間最常見,活動範圍大,雖然是夜行性動物,但白天也可發現。

專家解釋,棕簑貓為日行性動物,以清晨或傍晚為活動高峰,分布於低至中海拔山區野外溪流與森林中,從海拔200公尺到2600公尺處人造或原始的闊葉林、針葉林或混生林中都曾觀察到其活動;麝香貓在福山植物園、高雄六龜至屏東高樹淺山區有較明確的族群分布,主要棲息在低海拔至1000公尺左右的濃密的原始闊葉林中,為夜行性,有時也會在白天活動。

另外,瀕臨絕種的石虎分布在500公尺到1500公尺的闊葉林,主要分布地為臺灣西部的桃園至台南之間,活動範圍約為4至6平方公里,為夜行性動物。

指揮中心指出,昨(26)日共檢測21例樣材,其中3例鼬獾確診為狂犬病,分別來自南投縣魚池鄉、雲林縣古坑鄉及高雄市甲仙區,到8月26日止,家衛所已檢測食肉目野生動物456例,除103例鼬獾確診感染狂犬病外,其餘皆未檢出狂犬病,案例發生地區為9縣市46鄉鎮,感染動物種類仍以鼬獾為主。

指揮中心26日持續供應屏東縣4,890劑、苗栗縣3,000劑、新竹縣1,000劑及嘉義縣400劑動物用狂犬病疫苗,由當地動物防疫機關持續加強山區民眾犬貓及原住民獵犬等預防注射,加強山區疫情的圍堵,另核撥5,060劑疫苗給5個縣市動物防疫機關,供民間動物收容所犬貓施打,提升犬貓狂犬病疫苗免疫覆蓋率。

指揮中心再次提醒民眾,不接觸、獵捕與飼養野生動物,寵物切勿棄養且定期施打疫苗,如發現動物行為出現異常,如停止吃喝、不安、頻尿、畏光或出現攻擊性等,請儘速通報各地動物防疫機關處理(通報專線:0800-761-590)。

財團法人台灣慈愛動物福利基金會

      ID:@541kmndh